据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68万胃癌确诊病例,每年均有50万中国人因胃癌死亡。这个数字相当于现在世界上死于新冠病毒的人!其中能活过5年的比例为35.9%,也就是说,每5分钟就有3人因胃癌而死,可谓触目惊心!
大家都知道“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对社会与病人来说,身体生病了早发现是最佳方案,但遗憾的是,胃癌的早期症状和普通胃部不适极其相似,比如上腹部轻微疼痛、偶尔嗳气、胃炎、胃溃疡等。
道理我们都懂,但一想到要接受胃镜检查,切腹手术等痛苦,很多人宁愿冒着患癌的风险,也不愿意进行癌症的检查。癌症进展到中后期,会引起因为疼痛无法入眠,因为呕吐无法进食,因为出血无法起床的情况,最终无法享受余生,也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日本虽然是世界有名的长寿国家,但其实也是一个癌症大国,据统计,日本人的一生中,每2个人就有1个人患有癌症。癌症与寿命看似对立,但日本证明着这两者是可以共存的,原因就是因为癌症的早期筛查做的彻底。
究竟日本是如何进行癌症的早期筛查的?
比如胃癌,通常作为精密检查方式分为两种:
① 胃部X线检查
② 胃镜检查
X线检查的优点就在于无痛苦,喝掉钡餐造影剂后躺在移动床上来回滚动即可,但与X线相关的检查都存在辐射,而且造影剂通过食道的时候难以看清。
相对于X线检查,胃镜没有辐射风险,且比X线精度更好一些,但做过的人都知道,估计不想再做一次了吧。
不想经历痛苦,不想被辐射,不想有饮食限制,是不是就不能进行胃癌的早期筛查了?
并不是,在日本还有一种通过血液来检测胃癌的方式。
血液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胃癌由于萎缩性胃炎而引起的可能性极高,因此通过检测胃部萎缩程度来早期筛查胃癌的方式在日本十分普遍。鉴别胃部萎缩程度可通过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的指标来判断,因此通过胃蛋白酶原的分泌量来发现早期胃癌被广泛运用。
精度是否是100%?
通过胃蛋白酶原进行胃癌的早期筛查方式在日本各大医疗机构非常普遍,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疾病因人而异,医疗检测和治疗中没有100%的保证,但可以通过某种指标的异常来发现重大的疾病。在日本,胃蛋白酶原的准确度为胃部X线检查的2.7倍,但即使如此,检测结果为阴性,但胃部有异常还是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精密检查。
与国内的检查有什么区别?
所谓的医疗检查水准不仅是检测原理,需要从包括检测设备,检测环境,专业技师,长年经验,管理系统等综合条件来进行评估。近年来,赴日体检,治疗的需求日益增高,其实使用的设备,手术的方式等硬件设备并无太大差别,但宁可花费高价不惜千里来日本接受医疗服务,其中的价值所在相信只有实际体验的人才能体会的到。
我们希望,疾病早期筛查并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重视自己与身边人的身体,把健康作为最大的财富,把健康筛查变为日常的生活习惯,避免生病带来的痛苦,真正地追逐快乐,享受生活。